2025年3月20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与张澜故居管理所共建工作推进会在校图书馆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化校地、“院景”合作,传承和弘扬张澜先生的爱国精神与教育理念,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小丁教授、张澜故居何海英所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培教授、党支部书记孙益全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彩霞副教授等领导出席并讲话,经管院全体教师、40余位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经济管理学院孙益全书记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与目的。他指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张澜先生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教育家,其精神与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具有深远意义。此次共建工作推进会,是双方深化合作、传承文化的重要契机。
周培院长发表了致辞,他在致辞阐述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张澜先生,他留下的‘四勉一戒’治学理念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开展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学院秉持张澜先生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此次合作是学院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携手共进,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成效,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张澜故居管理所何海英副所长在致辞中对学校和经济管理学院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合作表示衷心感谢。她强调,张澜故居作为传播文化、传承精神的重要基地,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学院在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不断探索合作路径,共同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张澜故居讲解员李乐琳以“张澜先生的家风故事”为题,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声情并茂、随和详实的讲解。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详实的史料,讲解员深入阐述了张澜先生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家风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
经济管理学院的李汶莲和代志强两位同学以张澜故居实景为背景,模拟导游讲解,生动地介绍了张澜故居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张澜先生的生平事迹。通过学生们的精彩讲解,参会人员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了张澜先生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
副院长吕彩霞副教授在“抗战烽火中的张澜”论文发布会上提到,我院教师积极响应号召,立足专业视角开展系统性研究,共形成七篇学术论文:从陈瑜老师对教育救国理念的实践考察,到陈跃老师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解析;黄林娜老师聚焦文化教育中的民族担当,李湘老师探讨抗战岁月的坚守品格;闵清洋老师梳理教育创新路径,青艳老师研究川军出川动员机制,徐瑰俊老师则系统梳理张澜先生多维历史贡献。每篇论文都秉持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挖掘张澜先生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
两名教师分别对各自撰写的论文进行了简介。其中,李湘老师以“张澜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创新”为题,深入探讨了张澜先生教育思想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强调了其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闵清洋老师论文中提到张澜先生以“建人救国”为内核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南充范式”,其“教育场域延展机制”与“思政路径”对破解当代职业教育“产教合而不深”“技能育而失魂”等困境具有重要启示。
学校副校长王小丁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点评。他首先高度评价了张澜先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特别是在女子教育、平民教育、职普融通以及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同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同时强调,在教学科研中一方面要利用AI赋能,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原创性思考。对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在张澜先生诞辰纪念日到来前组织这样一场活动、成功召开这样一次合作共建推进会做了充分肯定。
本次共建工作推进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经济管理学院与张澜故居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双方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共同为传承和弘扬张澜先生的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胡慧君
审核:孙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