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李成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时间:2021-09-16 11:02 点击:841次

三年的大学生活稍纵即逝,很多同学在大三才想起上大学不光是为了学知识,最终还是要寻觅个好工作,尤其专升本同学显得更是走马观花,面对毕业升学、就业无从选择,但就业迫在眉睫,很多同学只能匆匆做了些准备就懵懂地走入了职场。大学的时间如此宝贵,它是求学与职场之间唯一的缓冲期,到底应该何时做职业准备,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更好的走入职场呢?下面就跟大家聊聊毕业生时该如何做求职准备。

一、自我分析

在开始求职之前,毕业生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价,确定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别。1.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我测评。如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等。2.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敏感型性格好动不好静、思考型性格重视细节和逻辑、想象型性格适合创新……3.自身客观条件。自身已获得哪些等级或职业证书、实习经历、户籍地、个人背景等,具有哪些优劣势?应该如何扬长避短?   

二、确立目标

自我分析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明确求职方向,避免盲目寻找,提高求职效率。1.地域选择。祖国地域辽阔,各个城市甚至广大农村都有吸引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和环境,部分毕业生也倾向于海外就业。那么,首先要明确的是自己究竟愿意扎根在哪里?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是基层农村还是海外?2.职业类型。因现代职业,行业交叉,毕业生需要确定自己是愿意从事技术、管理、教学还是科研等哪类职业,也要大致分析是愿意在本专业行业内就业,还是在其他行业就业?3.单位类型。是更愿意去国有企业,还是选择民营企业;是自主创业还是初创企业;选择500强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    

三、收集信息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广泛收集招聘信息和求职面试攻略,丰富自己的信息量,为进一步投递简历面试做好准备。1.就业市场的供需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对毕业生的需求等。2.政策和法规信息。国家、地方等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及规定,各地吸纳人才政策、落户规定等。3.就业活动信息。企业宣讲会的时间地点,各类双选会、招聘会、供需见面会、网络招聘等。4.用人单位信息。毕业生要认真了解自己心仪单位的相关信息,如单位行业、领域、企业文化、人才需求情况。5.求职经验。就业指导课程、师兄师姐的求职经验、每一次的面试总结等。 

四、准备自荐材料

自荐材料是反映毕业生个人情况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材料,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首次交流信息的载体,也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邀请毕业生进入面试环节的重要依据。如何让用人单位发现你,最直观的环节就是自荐材料,毕业生一定要认真用心准备。自荐材料包括:学校推荐表、导师推荐信、个人经历、自荐信、学业成绩、职业资格证、获奖证书等。   

五、投递自荐材料

毕业生想要进入单位面试环节,除了特殊情况为推荐外,主要依靠自己向企业投递自荐材料。可以参加学校和政府组织的双选会,在双选会上直接向企业投递自荐信;也可以登录心仪企业的网站,在企业招聘中直接填写应聘简历;还可以通过各类人才网,在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求职信息等。  

六、参加笔试、面试

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核应聘者的知识掌握情况与能力素质。毕业生在参加笔试时除了认真分析试题、作出最优秀的解答外,还应注意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面试几乎是所有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的最后和最关键一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用人单位可以了解毕业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仪容仪表、性格特点以及其他不能通过书面反映的综合素质。因此,毕业生在面试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除了整洁、干练的形象包装,还应有稳定、从容的心理准备。

七、签订协议

用人单位通过筛选简历、笔试、面试环节,选拔出符合单位需要的毕业生后,就会给毕业生offer。毕业生在接到offer后,如果愿意到该单位工作,则双方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毕业生在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办理离校手续后,就可持有效证件和就业《报到证》在规定时间内去单位报到上班,正式踏入职场开启另一段美丽人生了。

  

供稿:李成